close
中國時報【黃琮淵╱新聞分析】

等了40年,華航、陽明兩個國家隊成員總算合體,反映出航運市場的競爭激烈,進入生死存亡關鍵時刻。當做好、做滿仍難存活,得想辦法「做大」,且是大到不會倒。

改變的原因,是貨運型態千變萬化。40多年以前,長榮海運成立,是以單打獨鬥之姿顛覆市場秩序,因而登上世界第一大位,陽明也是在那個背景趁勢而起。

不過隨著網路泡沫化後經濟蕭條,單打獨鬥優勢不再,20年前興起的是聯盟制度,陽明率先搭上這波浪潮,長榮後也加入,透過共同攬貨降低成本,取回市場話語權。

再隨著貨品體積變小,聯盟逐漸失勢,取而代之的是海空兩路皆通的海空同盟,因為運價已非重點,重點是在指定時間運達,海空搭配運輸不再獨特,已成了基本條件。

對華航、陽明,眼前都面臨貨運收入無以為繼的壓力,如果無法整合既有資源,何以面對國際對手挑戰,當小而美並非主調時,是該思考如何壯大,至少要大到不會倒。

只是單純的「試婚」絕對不夠,當海空同盟逐漸成為趨勢,更該思考進一步整合,或許是交叉持股、相互進入董事會,但都得用「國家隊」高度布局,才能長治久安。

合則兩利,分則互傷,期待從華航、陽明合作這刻,發揮台灣位於亞太樞紐的優勢,雙方捨棄本位主義,朝強化競爭力努力,先捱過這波景氣寒冬,才能期待春暖花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nydermathpor 的頭像
    snydermathpor

    陳永政的部落格

    snydermathp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